报载,在为期3个月的独立调查后,今年7月卷入新西兰留学申请材料造假丑闻的231名中国留学生中,有49人被确认存在造假行为,其中16人已被遣返回国。
事实上,这并非中国留学生首次因造假而“扬名”海外。倘将时针回拨4年,可以发现曾有50名中国留学生于2008年11月因入学资格证书涉嫌造假,被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开除。并且,不仅仅是在英国和新西兰“东窗事发”,据媒体报道,在今年3月沪上举行的一场美国名牌大学招生宣讲会上,主办单位提供的材料显示,中国留学生“经历”造假已引起美国高校的高度警觉。为此,招生官多次告诫家长,切莫编造孩子的申请材料。
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报告,中国留学生数量已从2005年的11.8万人次,增长到2011年的33.9万人次,且预测2012年中国留学生数量将突破40万人次。虽然造假绝对数不大,但此类现象一再出现,除了在事发地国家引起大量的“非正面”关注,同时也给海外中国留学生的整体声誉造成一定的信任危机。这种有悖于中华民族诚实守信形象的行为,更会令不少国人感觉有失颜面。
那么,为何总有一些明知够不上学历门槛者,不惜花钱造假也要出国留学?答案显而易见———他们觉得洋文凭吃香,认为有了它,回国后就更具竞争优势。以高考为例,以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否成器只此“华山一条路”,但现在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今年没考上,大不了明年接着考。再不成,出国留学“镀金”归来,含金量看似更高的洋文凭,没准更能帮助自己“曲线成材”。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0.1%的高中生对出国留学感兴趣,14.8%的高中生想高中期间或毕业后马上出国留学,近八成父母赞成孩子出国留学,可见这种“唯文凭论人才”的观念,在国人的思维惯式里是多么根深蒂固,以至于有条件的去留学,没条件的也要“创造”条件去留学,此间,除了经济能力不足,却也借钱贷款出国留学者,自然更免不了那些学历资格不足,遂投机钻营,以期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得洋证书者。
记得在钱钟书先生的名著《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花三十美元买来“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头衔,回国后凭此谋得大学教授之职。虽说此乃钱先生笔下虚构情节,但放之今日来看,却不啻留学造假的一种预言,正如书中描述:“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留学造假又何尝不是?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对学历申请材料“施以粉黛”的风险固然不小,但若造假成功,咸鱼翻身,将来人前人后即可抬高身价,这恐怕就是留学造假最大的“动力”来源。
诚然,人们出国留学的目的都是想要提高自身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但从中国留学生屡屡因不诚信行为而付出代价的事实看,国内的留学竞争规则已有失偏颇,如何让人才竞争回到公平公正的起点,或许是留学造假背后整个社会都需反思的“真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