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美国读书,是目前许多中国家长的选择。但如何适应美国的教育,特别是高中甚至更低龄孩子出去后如何适应全新的环境?这既有对语言、教育方式的融入,也包括对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的适应。这是许多小留学生面临的远比学习任务艰难的多的过程。而作为家长,在孩子去美国后,还能否继续参与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以及教育的方式,也是很多本身就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亲思索的问题。
在我儿子皓南成长的过程中,作为母亲,似乎也是人生的重生。和我们成长的年代相比,这些90后的孩子,面临的是更丰富、更复杂的成长环境,甚至有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朋友在和我的交流过程中称谓之“后育时代”——即后代人教育前辈们。比如,被儿女教授电脑应用技术。
提起送儿子出去读书的初衷,那一直是我继续家族中人跨国界受教育的一个梦想的延续。上个世纪初,我的爷爷、奶奶是中国最早的留学生之一。爷爷考上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基督教青年基金奖学金,去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而奶奶则在12岁时就随教母也是她的养母,去美国接受自小学开始的全部教育。在当年芝加哥附近的一个镇上,他们是当时唯有的两个中国人,也是当地各个家庭周末竞相邀请的对象——聚会“国际化”的象征。他们相识于彼、相爱于彼,在爷爷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一起回国,成为最早的“海归”一分子。后来历尽战乱、辗转于中国各个城市,最后落户于西北。
70年代,爷爷曾和我们共同生活过几年,他与众不同的形象,气质,言谈举止和生活品性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曾是童年的我最好奇的交往对象,总记得他修长、高大的身材,整齐雪白的头发,每天下午在家里煤炉上自制“下午茶”——而我常是他唯一分享的对象,也对他在喝茶清谈时所表述的“美国”格外的感兴趣。按当时的政治环境,美国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而每当他讲述年青时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以及偶尔外出时要求我挎着他的胳膊过马路,顺便说一句“在美国女士们过马路,有男伴同行,都要这样的”——我的困惑可想而知。以我幼小的见识,我认为当时的外国只有朝鲜、阿尔巴尼亚和越南。因为对看过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印象深刻,曾经问他“你去过阿尔巴尼亚吗”?我至今记得爷爷翘起下巴,不以为然的样子。
爷爷逝于刚刚获得平反后的1979年,在那几年,经他点滴陈述的美国教育的形形色色,我一直难以忘怀。我甚至常在梦中会见到他像当年那样抚摩着我的头发说,“你长大了可以报考我读过的大学。美国的学校,很认可校友的后代呢。”
时光荏苒,我在中国完成了自本科至研究生的教育,历经了中国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全部过程。2006年作为美国国务院邀请的“国际访问者”,来到美国访问、交流,并来到我多次听爷爷提到过的芝加哥大学。在经济系古老的大楼前,我沉默着想象那个校园里唯一的中国学生(我的奶奶当时就读于另一所学院的文学系),是如何一次次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三十年来中国的变化有目共睹,皓南成长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有着实现这个爷爷给我播下的梦的理想;更重要的是,我一直希望皓南所受的教育中能够有国际化的视野,有对各种文化了解的机会。
2010年皓南经过一年多的准备,被美国私立高中迈斯特学校录取。8月我提前带着他来到美国,再次去了芝加哥大学,参观校园,感受祖先当年的历程,在为纪念洛克菲勒家族捐献而建的校园教堂里,皓南和我再次沉默在时间的长河中。
在皓南去美的两年间,我的忐忑不安是和所有有孩子在海外就读的父母们的感受是一致的。为此初去美国的第一年,我在他的假期期间多次赴美,以便近距离地了解他,慢慢看到他的变化,看到他从一个懵懂少年,开始有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有了对各类文化的喜爱,有了宽广的视野。甚至更意外的收获是,原本在国内只对美国的篮球、音乐、电影感兴趣的他,在美国反而更多的在关注自己国家中所发生的一切、在比较中美文化的差异、在关注中国文化的深奥的内涵。
美国的学校暑假漫长,不少关心教育的朋友都建议,为未来大学录取着想,应该参加一些美国名校组织的夏令营,和夏季课程。但我坚信文化的多元性是最有生命力的,并且我认为不论皓南未来在哪里生活、工作,他对出自本源的中国文化都不能中断联系——他在接受美国教育的同时,仍然需要加深对中国的认识。
为此自2010年他离开中国前的最后一个暑假开始,每个暑假,我会组织他和一些小留学生到贵州、青海参与义工志愿者工作。这成为我作为母亲最重要的使命。
皓南在这个过程中经受过很多的磨难,但收获巨大。今年暑假,我和三个小留学生一起来到青海海北支教。我旁听并参加了他主讲的英语早读、英语写作、主题班会、世界历史、体育训练等课程;看着被高原的太阳晒得和藏族孩子一个肤色的他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看着他用开放的教学风格和同学们分享学习法国革命史的经验,看着他在操场上组织校篮球队的训练、比赛,看着他在临别的班会中和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告别??
记得皓南和海北州的高州长交流时说:“叔叔,年轻人都是生铁,只有经过生活的磨练才能成为锋利的匕首”。至此,我相信,不论走到哪里,皓南都会永远记得他少年时所经历的这一切。
此文收尾时,收到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新闻文化处的官员邮件,他们邀请皓南参加美国领事馆新闻文化处中美交换学生的一次交流会,皓南作为嘉宾讲述他在美国怎样融入教育体系,如何与美国同学相处。感慨的是,时代变化,我的爷爷奶奶因当年在美国受教育,文革中饱受磨难;今天,他们的曾孙、我的儿子,为着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而去成为沟通的桥梁!
斗转星移,中、美共同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国家,这样的交流自国家至民间,绵延不断,也由衷地希望我们的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各种文化;以更广阔的视野,成为一个胸襟开阔拥有全球的新生代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