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的色彩永远在变幻,就像伦敦的天气。记得川端康成将京都的晚霞比作瓷碗上的色调,那伦敦的晚霞可比做什么呢?
我想起莫奈的《日出》,大概就是伦敦的霞光吧。哦,晚霞才是伦敦最真实的颜色,五彩缤纷但是偏暗,光影交织但是冷静。
新的一天来临,那些颜色又会在阳光下,组合出新的另一个伦敦。
丘吉尔说,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如果说华兹华斯、济慈、雪莱、拜伦、艾略特是群星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就是文学天空中的月亮。莎士比亚已经不是一个英国作家,而是英国文学的象征。
莎士比亚故居前
从伦敦驱车一个半小时,到达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特福镇。亨利街北侧,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莎士比亚的父亲当年买下这座两层楼房,一半做住宅,一半做手工作坊。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在这里度过。1847年,“斯特拉特福旧居委员会”接收莎士比亚故居并进行修缮。1891年,莎士比亚旧居开始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
故居楼下的起居室和厨房都是石块铺地,楼上卧室是木板地,木制的桌、椅、床、柜都极其普通,还有一个木制摇篮。起居室和厨房的陈设都按照当年的样子摆放着。在故居的陈列室里陈列着莎士比亚的手搞、著作、画像以及一些文物和图片。在楼内的一间小屋子里,层层叠叠存放着近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来访者在此留下的签名和赠言。这些集子展示了后人对莎士比亚的景仰和热爱。
故居门口的花园内,一位着威尼斯商人戏装的高大男人,正手舞足蹈地朗朗念诵着台词,音色洪亮、声情并茂,虽然无法听懂内容,但想必,那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中的某个片段。
在故居隔壁,有一幢叫“莎士比亚中心”的现代展馆,里面以图片、文字、雕塑等形式介绍了莎翁生平和他的著名作品。
丘吉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宁可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如何理解这句话?作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也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大国崛起,必然有其思想文化的精髓。一个懂得尊重思想、传承文化的民族,才能造就一个精神强健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丘吉尔肥胖的身躯上顶着一颗智慧的脑袋,他深深懂得文化、思想和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
牛津、剑桥的阴郁与明朗
阳光灿烂的下午,我前往最古老的大学城——牛津。古雅、宁谧和神秘,是牛津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牛津大学城在伦敦西北方,开车需要两个小时,公路两旁是殷实而整洁的英国乡村,一望无际的草原和农田,尖顶、红瓦、白墙、黑梁的农舍错落点缀。庄舍旁,牛马放牧,绵羊成群,整片整片的草场中,间杂点缀着稀落的高大老树,风光如画。
进入牛津城,穿梭在古旧的巷街之间,静静地站在教堂街角,整个城镇呈现出一幅历史和现代文明相互交融的景致。牛津大学拥有四十所学院,想一一参观几乎是不可能的。每所学院均有其辉煌的历史、神话般的建筑遗迹,像一座座古老的教堂,安静而沉寂,几乎是寂寞和荒凉的。而每个学院,都是由一座宿舍、研究室与办公厅组成,学生在这里共同生活,切磋学业,完全是中世纪修道院的模样。想必,牛津人有着强烈的思古情怀。
走进藏书达四百多万册的图书馆,立即被庞大到几近望不到头的书籍震撼。藏书叠至高耸的穹顶,必须用仰望的方式才能看到最顶端的厚重书籍,每一格都有五六米的长梯架在书橱边,供管理者爬上去整理所用。看门的大爷背脊已经不能完全挺直,面容亦是皱纹丛生,但他依然身着古老的燕尾服,戴着高耸的礼帽,精神抖擞地迎接着每一位游客。这个排列全英第二,仅次于大英图书馆的大学城图书馆,同样以牛津式的经典怀旧形式,展示着书与人类进步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牛津城街道上,游客熙熙攘攘,大片草地上坐着一群群年轻的学子,阳光很好,天气暖和,然而,此地给我的印象,依然是古老到阴郁的压迫感。也许,牛津希望带给人们的感觉,就是如此的神秘,带着少许压抑感的、厚重的神秘。
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我又前往与牛津齐名的另一所大学——剑桥。剑桥大学位于英格兰的剑桥镇,距伦敦不到100公里,这个小镇有一条河流穿过,被命名为“剑河”(River Cam,也译作“康河”)。英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作家、政治家都曾就读于这所大学。剑桥大学也是诞生最多诺贝尔奖得主的高等学府,有8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在此执教或学习,70多人是剑桥大学的学生。
剑桥大学
让我们颇感骄傲的是,在剑河边的草地上,有一块白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几行黑色的中文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
一旁的康河中,年轻学子们正泛舟,细长的撑槁起起落落,从古老的石桥下穿越而过。那座石桥,就是诗人笔下的“康桥”吗?站在桥上抬头望天,天色依然阴郁,然而剑桥给我的感觉,却是如此明朗。想起昨日阳光下的牛津,便有句子从嘴边荡漾而出:阳光下的牛津因阳光而阴郁,阴霾中的剑桥因阴霾而明朗。
大英博物馆的文化饕餮
时间紧促之下,我不得不放弃伦敦市内的众多景点,才能在大英博物馆待上一整天。这座整日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应是认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良好课堂。
大英博物馆内一角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位于新牛津大街北面的大罗素广场,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为全世界博物馆所罕见。
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同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共有100多个陈列室,藏有展品400多万件。要想仔细参观大英博物馆,据说要花一周的时间。我只能挑选经典展品参观,租用了有中文解说的导游耳机,跟随导游的声音,开始在偌大的场馆里穿梭。
大英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即是东方艺术文物馆。这里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家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仅来自中国的历代文物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
一上午仅仅在中国馆内走马观花了一圈,虽然匆匆浏览,但还是看到了数不胜数的稀世珍宝。有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其中最名贵的为《文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商朝钢模等。据说,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
为了节省时间,我在中厅的卖品柜台买了几个三明治,草草解决午餐,便回身又进了展馆。下午,跟随导游耳机,继续参观了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等等。直到夕阳透过博物馆的玻璃屋顶照进中厅,我才气喘吁吁地走了出来,感觉脚步有些恍惚,头脑阵阵眩晕,一整天完全深陷于一场文化饕餮之餐,还有些消化不良。拿出游览时抢记的潦草笔记,竟有十页之多,心头却感觉隐隐失落。人类文明走至今日,有多少留存于世,又有多少已经消失无踪?
走出大英博物馆时,伦敦的晚霞已渲染于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