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瑞士教育很适合培养国际化人才?
瑞士的学生至少通晓二、三门外语,他们在各种国际机构实习机会较多。政府高度重视职业培训和终生培训,从各方面保证教学质量;例如学校使用最新的仪器和多媒体教程,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再培训。
2.来自中国的人才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首先是中文优势,其次在记忆、合作、自控能力方面很优秀,接受西方教育的学生根本无法比拟。不足是实践中欠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例如某些旅游学校的学生,他们能在外国游客面前流利地背诵所有英文资料,但当游客提出资料以外的问题时,却不知所措。
3.中文教育有利于孩子学习吗?
比起知识,健全人格更是通向成功和幸福的保证。家庭教育对品格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世界上每个父母都应该使用母语与孩子沟通。用任何一种非母语进行家庭教育都是低效率甚至肤浅的,只有母语才能准确微妙地传达感情,才能真诚地有效地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一些中瑞结合的家庭,为了方便父母间的沟通而选用英语作为教育语言,我觉得很遗憾。中文博大精深,是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除非孩子从小在生活中有学习和练习的机会,否则日后很难正确使用中文;运用母语的表达沟通能力和运用外语的能力同样重要!我建议让孩子从小学习常用汉字的书写(约三千字),对于将来,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4.如果父母双方都是中国人,怎样让孩子更好地学习西方文化和融入瑞士社会?
首先父母本人要以身作则,保持好奇、宽容、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瑞士社会。放下某些与西方思想没有任何交集的例如“面子文化”的包袱,抛开对西方文化的成见;从各种途径认识瑞士的历史和传统,尝试从西方的思想角度理解瑞士人的行为,以符合瑞士社会习惯的方式进行活动。
当人们对中国文化习俗表现不理解的时候请耐心解释,不要轻易放弃沟通的机会;在家庭以外尽量以瑞士通用语言与本地人沟通。除了华人团体的活动,也积极参与瑞士本地人组织的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帮孩子建立瑞士人的交际圈,让孩子在学校以外参加更多兴趣俱乐部。这样,从孩子到父母本人都会在瑞士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5.西式教育重视实用、自我喜好及个人发展。中式教育看重功名,父母意愿及家族传承。这两种模式各自利弊在哪里?生活在瑞士的中国家庭应该怎样取得平衡?
在我看来,“弊”是过分(excès)和极端(extrême)的同义词,太自由或太拘谨都是“弊”。
1968年法国“反权威”教育改革之后,西方教育比以往更强调自由,学生享有很大自主权,但是在品格教育上却种下恶果:自我主义的恶性膨胀大大减低了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某些年轻人错误认为自由就是没有界限,什么都可以做。现今瑞士社会存在比以往严重的青少年毒品、暴力等问题,教育应该负部分的责任。
我非常欣赏中国文化里尊重长辈、谦虚自持、勤勉不息等传统。在瑞士的中国家庭应该把这些价值观始终贯彻在家庭教育当中;同时,不能把教育的目光单单放在将来的“钱途”上面。
应该让孩子在适当的学习压力下自由、全面地发展,让他们充分从瑞士教育里获得独立思考和应变创新的能力。我很同意一个说法:精通中西语言、兼备西方理性和东方美德、懂得运用西方科技和东方哲学的人,就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近乎完美的人才。
编辑推荐:
必备:出国留学能力评测
各国最容易就业的留学专业
经典案例:留学成功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