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思罗机场。伦敦时间2012年1月27日22点。北京时间2012年1月28日6点。
经历18个小时的飞行,一身疲惫被扑面而来的兴奋冲淡,还落下了一点茫然与不知所措在眼中。
我们一行人在排队通关,等行李。下了飞机并没有走多少路,却能明显感到希思罗机场是经历了好些岁月的,眼前掠过三三两两的印度人、俄罗斯人,舌根抑或舌尖间弹出来的音节连带着他们的动作像是在放映一幕不知名的露天电影,有欧洲电影精致如诗般的味道。的确,我自己就站在这么一部欧洲电影中。
导游顺利接到我们,没我想象得那么糟,或者说,没有狄更斯渲染得那么晦暗,我们在伦敦户外吸入鼻腔的第一口空气,是带着清新湿润,沁人心脾的寒冷。高速上,路灯昏黄的光透过玻璃上的水雾,温暖地投在脸上。王莹姐很有战斗力的讲解经鼓膜过滤也变成了喃喃低语,渐渐消失。静谧中,只听得到这位同学轻轻地说:“看它的灯这么昏暗,可是一定有散雾的作用。”
一夜无梦,躺在床上我也摆脱不了飞机上的腾云驾雾之感,是床太软了,还是太累了?
牛津&剑桥康河的柔波里流动英式性情
早晨起来多云,还算适宜出游。英伦三岛上方天空的云朵似乎分了很多层,穿越众多云层一路跋涉最终射到草场的阳光就有了异常绚烂的光彩。王莹姐说路边我们看到的house就是普通英国人的住房,原来我曾反复赞叹的MissMarple系列剧集里面精致可爱的小房子满地皆是,也许BBC当初拍摄制作这部剧时并不需要千寻万找呢。
“咱们这个行程安排啊,给了牛津一天,应该说是很宽裕的,所以咱们步行进入牛津参观。”王莹姐带大家漫步。
仿佛英国人都有反复研究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拨开层层迷雾寻觅阳光的原始需求培养出来的么?窄小的巷口钻进去,人车混行,表面混乱实则行各有序,蓦地,不知何时左手边又伸出一条更幽深的小巷,可是自己身边并没有魔杖的尖端露出来,难道魔法蕴藏在这更拥挤的房屋间?谜题般复杂的牛津街景,一如简奥斯丁的小说,字里行间能画出长长的道路,百转千回,语意无穷。是要求我们这些外来客带着解题的敬畏心态来探究牛津这本大书么?王莹姐在路上对牛津的简介回荡耳边“其实牛津最早成立的时间已经不可考证了”,那么到底是英式的探究精神在牛津发挥到极致,还是牛津培育了这种精神?
早就听说欧洲古老的大学都是大学城,城即校园,校园在城,我们的游览顺序也是很随意的。下车的地方是家博物馆,紧挨着音乐厅,围墙装饰着我们叫不上名字的音乐巨匠的肖像,每两个头像之间的铁栏杆朝天的一端尖尖的,如射入天际的利剑,是宝剑护佑众音乐家永垂不朽么?
对面有著名的Blackwell书店,王莹姐一句“要不给你们几分钟逛逛书店?”,真似一声“解散”,我们毫不犹豫又懵懂地一头扎进去。这是我们来到英国造访的第一家书店,还位于牛津。一进书店,我就明白了罗琳描述魔法商店的商品摆放为何永远是从地面到天花板,根本不是她赋予魔法世界的独特想象,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分门别类的书架排列紧密,本该是墙壁的地方摆得满满都是书!既做到了对空间有效利用,又让读者顿生对书本和知识的敬畏而不压抑。时间紧迫,书店二楼我只匆匆瞥了一眼:咖啡座里边手捧书本的不在少数。
一定会去的是著名的叹息桥,仿威尼斯叹息桥而建,桥下无水,是旱桥,据说是考试挂科的学生用来闭门思过悲叹没有努力学习的。还有牛津的图书馆,藏书在地下,地上的精美建筑都是阅览室。
有人开玩笑,可千万别惹了路上骑车的学生,没准儿和你吵架的就是将来的诺奖得主呢。
图书馆没走多远居然进了一家有百年历史的TheCoveredMarket!城之宜居初现。这里算得上一个杂货市场了,肉铺、花店、蛋糕店甚至服装店包罗万象,混乱却有淳味。
来剑桥的这一天很晴朗,天地间是一种澄净的寒冷。康河结了冰,自然不好撑船;组成康桥的窄窄的木条,冻得发白,仿佛再冷一些就会冻裂。
洒在斑驳砖墙上的阳光令我禁不住斟酌光影,其实好照片一方面是高超的摄影技术贡献的,最根本的还是好景致,有剑桥景色,我的卡片机也可以拍出明信片风光:湛蓝的天空下苍黄的古堡教堂,或翠绿欲滴的草场起伏。
伦敦魔法诞生的地方
头顶的天空依然开阔,伦敦的摩天大楼并不多,目力所及最高的就是教堂的尖顶和大本钟了。是心照不宣还是严格规定,新老建筑、狭长的巷子、挤在一起的各种商店及纪念碑一起组成了精致的古老伦敦。
以前反复读J.K.Rowling的哈利波特系列和狄更斯的小说,我只觉得伦敦是历史名城,它给我的具体形象就像现今英国女王,一把年纪,气度不凡。没成想,伦敦也是个购物天堂,创意之都,首次出国的我可以说在伦敦完成了自己的名牌“扫盲”。不过作为不折不扣的哈迷,我最骄傲的收获却是在Hamley玩具城买的纪念魔杖,尽管它很贵(临走之前爸爸曾反复提醒我记住英镑兑人民币汇率,以免我乱花钱),尽管它尴尬地出生在中国。自由购物的时间里也让我和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真实地接触了一把,毫不掩饰地说,英国人比我想象要友好幽默得多,和陌生人问路,他反复嘱咐我靠左行走再转弯,生怕我听不懂,最后竟把他自己的地图做好标记送给我。普通的英国人与英剧MissMarple里面表现的一村又一村冷漠的邻居相比,似乎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同时英国人是个爱读书的民族,至少比中国人爱读书,我觉得。每天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穿梭,我总能看到边走路边读书读报的人,而在国内,除了大中学生,几乎看不到普通人这样做。伦敦塔桥、大本钟、议会大厦、西敏寺大教堂和伦敦眼,伦敦新老地标我们一天走遍。伦敦塔桥和伦敦塔,以关押政治犯为主。走上桥看伦敦塔,《伦敦塔》小说又浮现在我脑海,从窄窄的小窗里看外面,“九日女王”心中想必写满了阴晦。如今,古老的塔桥铁索成了鸽子天然的避风港。
白金汉宫的皇家骑兵营骑着高头大马,身着华丽军服,满腹怨气都写在脸上,可以想象,他当班的几个小时,会有多少游客乱哄哄地挤过来拍照。骑兵营护佑的铁门很简单,造型甚至不如中国很多大学的校门。也许这是个后门吧,一进门是女王后花园,很大,道边种植着各种叫不上名字的花草树木,树上贪吃的小松鼠看见有游客喂食就蹦蹦跳跳跑过来,大尾巴好像大颗坚果在跳动。河流中各种水禽游弋,属于女王的天鹅自然不屑与野鸭争食,一心一意照顾自己的孩子。女王后花园如此一派人与自然和谐景象,曾经以为只发生在《请您欣赏》的场景真实地出现在眼前。
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画廊虽不是同一天去的,可我将它们放在一起写。
大英博物馆与国家画廊外表看去与周围其他建筑并无二致,可是内部装修富丽堂皇,大英博物馆有宽阔的玻璃穹顶,国家画廊伫立着高大的大理石廊柱,地面拼贴马赛克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让人一走进去,对馆内藏品以及收藏本身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在我们眼中,大英博物馆藏品尽管浩如烟海,但那绝对是“日不落帝国”的产物,数不清的珍宝(以中国和埃及的文物为代表)背后藏着数不清的掠夺与杀戮的故事。
大英博物馆太大、太大了,如果有幸能在博物馆附近住上一个月,并且每天来博物馆逛上几个小时,我或许能把藏品全部看完。那么利用馆藏丰富资源做研究呢?恐怕只有住在馆里一辈子了。大英博物馆还有一片区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看到的是各种族的人一生需要多少药。博物馆藉此展示给游客,我并不是只陈列奇珍异宝,还是个研究机构,考虑人类如何生活得更好。
在国家画廊里与来参观的小学生不期而遇,他们的校服很像“哈利波特”电影中格兰芬多的院服,他们貌似把课堂搬到了画廊里。孩子们在名画前席地而坐,老师对画作进行讲解,引导他们观察画中人物的动作神态,画面的光线明暗,师生之间互动良好,专心听讲的学生(当然有坐在下面开小差的)对名画各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回忆我自己小时候,参观的最多就是各式各样的战争纪念馆,随着馆内讲解在橱窗前浏览一遍,整个纪念馆走下来比水流还快。参观艺术品与纪念战争并没有孰对孰错,关键是这教育方式的巨大差别,小“格兰芬多”们一下午也许只欣赏了三幅作品,可是幼小心灵对艺术的认真思考会对其将来的人生起到怎样的作用呢?你很难说,也许这《向日葵》前就坐着将来的艺术家。而我幼年时的参观,得到的还不如从高中历史课本中背诵的。
在伦敦这几天每晚我都会重温“哈利波特”电影,看电影中的伦敦街景,仿佛都成了旧相识。似乎就是我脚下的土地,印证着魔法的痕迹。曾经以为只能用影像来表现的神奇伦敦,从此成为了活的回忆。
BBC与ChinaDaily:新闻为民
这本是此次造访伦敦的主要目的,夹在另外四天游玩中间,挤得好像附庸。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能去英国本身不易,能到BBC就更难了。
BBC的办公室租用了历史悠久的BushHouse,楼宇外面牌子上的”BUSH”为了艺术还写成了“BVSH”。办公楼内部的饮水以及创可贴取用设计真的非常贴心。仿佛排水管道的信件传递管独具匠心,在书信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的今天也算是很好地保留了办公地的传统。
两天的活动主要是在BBC中文部会议室以及演播室,BBC中文总监李文为我们做了精彩的讲座“BBC与多媒体发展的挑战”,坦白地说我们都对传媒了解得太少,对BBC了解也太少了,李文总监的讲座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次传媒知识普及。后面有大朋友子川的采访与留学经验谈;SaraMorgan与Will对BBC在英语教学方面的讲解以及颇有趣味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学习英语的全新途径的同时,也顺便调查了我们对学英语的看法方法和感觉;经吴玉雯老师介绍,我们中间的大多数首次知道BBC英伦网的存在。
最让我感到新鲜还是自己尝试录新闻,坐到麦克风跟前真的有一丝丝做直播的紧张,“做直播就算错了也要硬着头皮念下去的”吴玉雯老师告诉我们。事后听到自己播新闻的声音自然是纠结不已,之前我一直对播音想象得很简单,以为普通话标准就够了,经过录制试听才知道,一个人的嗓音如果需要适合播音,要经受多少训练。两天的活动间隙中自然会参观BBC中文部的办公室,形状不规则的办公室里面人员不多,气氛活泼,又有浓烈的中国味道(最明显的就是办公室的饮水处摆了满满地一排茶叶)。如此之少的员工处理如此之多的中文信息,中文部的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中国日报伦敦记者站国银行分享一栋办公楼,两年前刚刚成立。从小学英语我们对中国日报可太熟悉了,我自己在中学时代就由英语老师引导读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上大学后自己又读中国日报,多年来ChinaDaily是我们学英语一个不说话的导师。所以如领队老师所说“来英国也应该来自己家看看”。端详手中的中国日报欧洲版,我还以为自己又在看21世纪报,头版的插画显然非常“青少版”,正文内容却是很严肃庄重的。不出我所料,老师介绍说这样的插画正是为了吸引读者,吸引读者继续阅览后面财经商业报道等那些我们认为有些无聊的文字。这些文字,恰恰是欧洲人最想了解中国的。
八天过得很快,离开时我万分不舍,伦敦之行时间很短,距离很长。就像歌里唱的“万水千山总是情”,回国后接连几个夜晚都梦到伦敦的一切。当这篇文章完成之时,我心中的兴奋激动褪去,但梦想继续。如果我们坚持理想,足够努力,足够幸运,那么不远的将来,我们当中的某些同学还能回到这里,展开一段新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