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的冬天,天亮得晚,早上八九点钟,天色还是黑乎乎的。1月9日早晨,室外温度大约是零下7摄氏度,雪花飞舞,一片银装素裹。儿子兴奋地起了个大早,背着书包,欢呼道:“终于开学啦!”站在窗前,看着他雀跃的背影远去,我不禁感慨万千。我曾经就被芬兰教育而深深吸引,以至于最后选择辞职带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杨秉恒到芬兰求学。但对于这样的一个决定,我心中也曾打鼓:这样的选择究竟对还是不对?而现在,当我看着以前那个恨不得假期能无限延长的孩子如此盼望着天天上学,我也陷入了思索:是芬兰的老师们给孩子们都施加了魔咒吗?我想,芬兰的学校当然不是“哈利波特”故事中的霍格沃兹魔法学院,老师们也没有魔法杖,但究竟是什么魔力在吸引着我的孩子呢?希望我和孩子在芬兰的求学经历能够给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们一点借鉴。
教室就是乐园,学习是做游戏
两个月,儿子可以用芬兰语写出童话故事和小笑话
去年9月初,儿子进入芬兰万塔市的Jokiniemin koulu(河滨小学)学习。这里有一个专门为不会芬兰语和芬兰语水平较低的外国孩子设置的预备班,一年之后,芬兰语可以进行日常沟通,再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进入相应的学校、年级读书。有朋友告诉我:在芬兰,孩子送进学校你就不用操心了。可我心中还是颇有顾虑,什么都听不懂,课可怎么上?
报名那天,我们一家三口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儿子立刻瞪大了眼睛。这哪里是教室,简直就是小小的乐园。以一台钢琴为界,室内隔为里外两部分,内室沿墙两面顶天立地的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学习用品、玩具和图书,墙面上贴着学生们的涂鸦,中间区域有椭圆形长桌和几张单个的小书桌。外室既是老师办公的区域,也是学生们手工的场所,展示着植物标本和各种小制作。负责接待的LINDA老师笑容可掬,握着儿子的手做自我介绍,热情地说:“欢迎加入预备班!”交谈时,凡是涉及学习方面的情况,LINDA老师都微笑着鼓励儿子自己用英语介绍,极其耐心。报名结束后,我们站在铺满细砂石的活动场上,儿子下定决心:“我要留在这里读书,我喜欢这所学校。”
之后的一段日子,我慢慢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每天的主要科目是芬兰语,老师先讲芬兰语,再用英语解释。课时长短不定,天气晴好,没准只上半小时不到的课,老师就把学生带到活动场玩去了。数学课,十来个学生分成几拨,三位老师SARA、LINDA和TOMI各有侧重。儿子用的是六年级教材,SARA老师认为以他的数学水平,学习重点是数学术语的芬兰语表达方式,其他的学生有的在学习分数,有的在学习混合加减。儿子的木工课、体育课和四、五年级的芬兰学生混班上,至于英语课、美术课、自然课和人文课,儿子也说不清楚,似乎有专门的课程,但又区分得不是很明显。上芬兰语课,老师会让大家画画,再用芬兰语描述;课间活动时,老师带领同学采花、捡树叶、摘苹果,回到教室做标本。十点半左右吃午餐,饭后老师和同学一起席地而坐,玩“美洲大陆探险”、“猜猜他/她是谁”之类的游戏。这是在上学?还是玩乐?我一时有些头晕,这样学习听起来太不靠谱了,一年之后能进入正常班吗?然而,两个月后,儿子可以用芬兰语写出童话故事和小笑话,还为我当起了小翻译,我吓了一跳。按照芬兰人的说法,汉语是世界第一难学的语言,其次就是芬兰语,我自己就被复杂的动词变化折磨得欲仙欲死。没想到儿子在每天游戏般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这样飞速的进步。
校园没有围墙,课程丰富广泛
下大雪,老师带孩子钻进林地玩雪橇
出国之前,常常听到这样的论调: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全世界最好的。论据之一,美国小学生做数学题要靠数手指头;论据之二,美国学生中成绩优异者,华裔居多;云云。这种现象,在芬兰也存在。儿子班级里就有小同学掰着手指也算不清数学题的。来自中国的学生,学习能力之强,也是普遍现象。但是,在过去十年中,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对全球数十个国家15岁学生的测试结果表明,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科学能力均名列世界前茅。根据1998年芬兰的基础教育法,九年义务教育是教授儿童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索、有基本知识和技能、有道德的社会成员。
在芬兰,学校是没有围墙的。如果看到大片铺着细砂石的活动场地,有足球场、篮球架、高高的攀爬架,周边高不过两层的楼房上挂着大大的时钟,十有八九就是学校了。芬兰的教育理念也是开放式的,提倡张扬个性,因材施教,教学方式也没有局限,社会就是大课堂。
前文提到,儿子班上十来个孩子,数学课就分好几套教材。SARA老师告诉我,预备班结束后,老师会在推荐信中说明儿子的数学特长,无论以后进入哪所学校,儿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跨年级学习。芬兰小学相当于中国的小学加初中,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一至九年级芬兰语、数学、宗教、体育是必修科目,一至四年级必修自然环境课,九年级时学习地理和生物。五至九年级要学物理、化学和生理卫生课。五至七年级学习历史。八至九年级学习人文课。七至九年级必修瑞典语,三年级起学习英语。美术、音乐、家政在七年级时是必修课,木工课、缝纫课成绩也会作为升学的参考。林林总总罗列了一大串科目,看起来吓人,学起来却很轻松。学生并不只局限在校园里上课、做题,图书馆、博物院、游泳馆、滑冰场……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向学校开放。街道上、火车上,每天都能看到老师带领一队队学生外出参观。儿子上了三个半月的课,其间,前往森林里采摘莓子,学习辨识有毒蘑菇;到图书馆学会怎么办理借书卡,如何自助借书还书;去博物馆参观自然历史展览;科学馆的工作人员化装成小丑演示物理、化学实验;在游泳馆,有专业的教练指点游泳。圣诞节前,去赫尔辛基市区看话剧、赏街景;大雪纷飞时,老师带着他们钻进附近的林地,每人一个雪橇,从高高的山坡上直冲而下,玩得满头大汗。活动中所需的交通费、门票以及午餐,都由校方提供,学生们只要背着空书包去学校集合就行。
不以分数论英雄,升学体制灵活
法律规定,六年级之前不以分数评断学生
芬兰法律规定,在六年级之前,不能以等级或分数来评断学生。芬兰小学与初中是合为一体的,不存在小升初;到九年级,也就是国内的初三时,学生根据各自兴趣选择是上职业学校还是高中,再向相关学校递交申请。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只有十八九岁进入大学或职业学院的高考。但这国学生仍然没得比。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芬兰高中生的选择面就宽泛多了。我参观过附近一所高中,门厅的课桌上下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大学的招生资讯。考虑到青少年兴趣多变、人生观不确定性的特点,芬兰的升学体制很灵活。高中生和职校学生都可以考大学,或者职业学院。
没有考试压力,学习自然轻松多了,小学生们有充分的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但不以成绩论英雄,老师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儿子的班级有“四项基本原则”:首先,听讲。上课要认真听课;其次,秩序。比如,吃饭时不能插队,不能抢夺他人正在使用的学习用品或玩具;第三,团结。大家要友好相处,做好朋友;第四,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只要不违反这四条,个个都是好孩子。这“四项基本原则”还传达了芬兰教育界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即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而不是彼此竞争。国内的精英教育拿人比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个个绷紧一根弦。而在芬兰,学生、老师、学校统统没有排名。每个学生的竞争对手不是亲密的同学,而是自己的过去。与自己比,成功率高,有利于激发自信、自强和自我挑战的勇气。同学之间不是剑拔弩张,也没有暗流涌动,而是团结合作。
总的来说,芬兰的小学课时短,低年级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五小时,中高年级大约七小时。作业少,儿子的作业时间可以用分钟计。不补课,课外的时间泡图书馆、打冰球、踢足球或学习乐器。假期多,儿子上了三个多月的课,放了秋假、国旗假、独立日假,圣诞节前两天,参加了学校的联欢会,吃完午饭,就放寒假了。所有假期都没有作业,老师的嘱咐是“玩得愉快!”家庭报告书上,除了介绍本学期的课程及教学目标外,就是老师对孩子的溢美之词。这样的学习,怎能不开心?
编辑推荐:
高中生出国留学学全盘规划
专家:出国留学专业一一解读
2012年美国最佳650所本科院校排行榜
以人为本,孩子事情无小事
男生留发女生化妆,老师很淡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校长介绍了芬兰的教育体制。她提到最频繁的一个词汇,就是“公平”!在公平的前提下,芬兰土地上的每个适龄儿童,不论国籍,不论身体健康状况,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六岁上学前班,七岁入小学,一直到九年级,学费、教材、营养午餐全由政府买单。假如上学路程超过5公里,政府必须提供交通补贴。有的边远学校,学生每天上学放学都乘坐政府付费的出租车。
这个北欧小国,人口大约530万,仅九年基础教育的学校就超过3500所。相形之下,南京市区人口500来万,小学加上中学的数量不过564个。我们定居的万塔市属于赫尔辛基大行政区,是万塔机场的所在地,全市人口数量不足20万,九年基础教育的学校有29所。儿子所在的河滨小学是一年级至九年级的完小,这样的学校在万塔市有6所,均衡分布在不同地区,其他的学校根据当地生源情况设置,有的只是一年级至四年级,有的是五年级至九年级,也有的是七年级到九年级……每一个片区,都有若干相互衔接的学校,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学校之间只有规模大小的区别。即使北极圈里只有二三十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学校,师资配置与首都赫尔辛基也没有什么不同,餐厅、室内运动馆、图书馆、医疗设备,一个都不少,老师同样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和教师资格证书,切实保证了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同等水准的教育。
在这样的体制保证下,涉及孩子的事情无小事。听过这么个笑话:到芬兰人家做客,家庭成员介绍的排序依次为:孩子、女主人、狗和男主人。未成年人既被视为弱势群体予以法律保护,也作为独立个体得到充分尊重。在学校里,儿童优先原则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芬兰国庆日前,YLE电视台要来儿子班级录制主题为“多元文化”的电视节目,因为涉及到孩子的肖像权,老师特地发放通知,征求家长的意见,不愿意在电视上曝光的孩子,可以拒绝采访。孩子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状况,都属于隐私。学校校医向我了解儿子的疫苗接种和疾病史,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在场其他两位老师可以回避,或者我们另外约时间单独谈。”
尊重的心态决定了师生交往的姿态。学校里,学生都有自己的鞋柜,进了教学楼就要换鞋子。不过,我几次去学校参观,看到大多数学生都只穿着袜子在楼道里跑来跑去。学生没有校服,高年级男学生留长发、戴耳钉,女学生浓妆艳抹、穿着性感的也不少。老师们却不以为意,理由是:“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没关系。”儿子初到新环境,很好奇,喜欢在校内东游西荡看热闹,其他班的老师都主动跟他打招呼。一段时间之后,儿子可以跟我数出一串老师的名字,骄傲地宣称:“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幸福教育,老师眼里没有好生差生
儿子受邀为全校师生演奏钢琴曲
入学两个月后,班级老师约谈我,希望根据儿子的实际情况,商讨一份专门的教学计划。谦虚是咱中国人的美德。所以,一开始我就很客气地表示,儿子来芬兰不久,芬兰语不如其他同学,英语听说能力也比较弱,请老师们多多帮助。班主任SARA立刻制止了我,她说:“BINGHENG(儿子的名字)非常优秀,芬兰语水平比两个月前飞速提高。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都不一样,相互比较对孩子太不公平!”不公平吗?我认识一对海归夫妻,从美国回到北京,女儿进入当地小学读书。两周之后,老师就把这夫妻俩叫到学校猛剋一顿,原因是女儿第一次数学测试只考了40多分,严重拖了全班后腿。海归夫妻被骂得灰溜溜的,回家后痛定思痛,给女儿请了家教,自己也轮流上阵辅导。待到期中考试,女儿取得了86分。夫妻俩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家长会,没想到又被老师批评得灰头土脸,因为全班平均成绩在89分!
“学习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SARA老师诚恳地对我说,“我们最关心的是,这段时间以来BINGHENG感到快乐吗?作业多不多?与同学相处有没有困难?他有没有交到好朋友?冬天要到了,日照时间短,要加强室外锻炼,想不想参加体育俱乐部?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在几位老师关切的目光下,有一瞬间,我的眼眶湿润了。儿子曾经对我说,在国内时,如果一次测验数学得了100分,下一次得了96分,老师就会批评说退步了;如果这次得了85分,下回考了100分,老师可能会说成绩不稳定,学习不踏实。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在芬兰,老师眼里没有好生差生,没有嘲笑,也没有训斥,这样的学习,多幸福啊。
更让儿子感到幸福的是来自老师的赏识和信赖。去年11月底,学校的音乐老师听SARA介绍儿子钢琴弹得不错,就来询问他有没有兴趣参加圣诞联欢会,为全校师生演奏钢琴曲。儿子满口答应,报了两个曲目。音乐老师连听都没听,跟儿子击掌,就算说定了。可从那以后到演出前三天,音乐老师都没再来找过儿子。我打电话询问老师,是不是儿子理解错了?老师回答:没有错,我们都相信BINGHENG一定会做到最好!联欢会当天,我去学校观看了演出。高大的圣诞树闪烁着朦胧的光芒,儿子坐在树下的钢琴前演奏着《D大调卡农》,充满自信与镇定。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才是芬兰教育吸引学生的根源!
编辑推荐:
高中生出国留学学全盘规划
专家:出国留学专业一一解读
2012年美国最佳650所本科院校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