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5后遇到留学,会产生哪些反应?圣诞节,新东方前途出国举办了美国走读私立中学经验分享会,三位在美国读中学的男生讲述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幽默成熟的演讲不仅让现场掌声笑声不断,也让人们对95后低龄留学的孩子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这群远在异国求学的孩子,并不是媒体描述的那般脆弱青涩,不是一个扁平简单的概念名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尽管遭遇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不同,精彩却都超乎人们的预期。

三位在美国读中学的男生
他们太让人意外了
在国内流行的圣诞节更像是商家的节日,而对于在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则是实实在在的寒假,不少留学生尤其是刚出国门的小留学生们选择在圣诞节期间回国与父母短聚。他们在美国生活得怎么样?学习如何?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部就利用圣诞假期这个机会,邀请到三位在美国留学的中学生,分享他们三个多月以来的留学感触。
来自男校的子隽是第一位演讲的学生,这也是他第一次在重要的公众场合演讲,但他一出场就让大家感到小小的意外——贴近头皮的寸板儿,白色衬衫整齐地束进西装裤里,配上淡蓝的领带显得人非常精神,很难把这身打扮与初三学生挂上钩。当他开始演讲时,人们发现他的思维和口才比他正式的装束更加成熟。他的演讲带着男校的风格——精要务实,以自己的经验告诉如何快速适应美国中学的学习,在中国的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考试和作业方面,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
喜欢演讲的Arthur风格则与在美国很火的华裔脱口秀明星黄西有些相似,演讲内容从他飞往美国的哭笑不得的机场风波开始,他喜欢调动听众互动的积极性,更喜欢挑战和质疑,而他六次要求加入学校篮球队六次被拒的经历让在场的听众笑得前仰后合,热烈的掌声多次打断他的演讲。
最后演讲的Tony是位很帅气的大男孩,说话不温不火,他的学校在体育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Tony非常贴心地总结了去美国留学需要注意的生活学习等各项细节,包括行李的准备,办理哪种银行卡,如何适应美国饮食等。直到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依靠体育方面的特长迅速融入校园结交朋友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个看起来有点腼腆的男孩为什么选择拥有体育传统的学校,理解他所说的“一定要自信”的并非空洞的建议。

Tony学校的橄榄队在全州非常出名
家长在听这三位95后演讲时,专注的眼神和不时的开怀大笑传达出了他们的赞许,所以也不并吝啬自己的掌声。子隽的母亲在听完儿子的演讲后一边笑着一边嗔怪儿子怎么什么都说,却掩不住眼里的自豪。子隽的母亲说,她刚看到回国的儿子时也吃了一惊,没想到他会变得这么成熟,而今天的演讲更让她吃惊,想不到他这么能说敢说,说的还头头是道,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完全变了一个人。
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部的老师们曾经是他们的升学顾问,对于今天的演讲,用了“惊艳”来评价。“出国前与他们交流时,虽然感觉到都是比较外向的孩子,但这次回国后,明显感觉到他们的气质变了,非常非常地优秀,思维更加深刻成熟,演讲能力真是太让人意外了!”
主动型的学习考试
学习和考试是中国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即使转换空间留国,这一“中国特色”依然鲜明。到了美国中学,学习能跟得上吗?老师讲课都能听得懂吗?考试都考什么?高分难考吗?三位男孩说,他们遇到的家长问的最多的就是学习和考试问题,而同龄人往往问能否适应美国的校园,怎么交到朋友之类。
作为过来人,这三位小留学生深谙中国父母和同龄人的心理,演讲颇有针对性。子隽的演讲主题是“如何适应美国中学的学习”,他说每个去留学的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并没有统一的解决法则,能否学习好完全靠个人的态度。“想学好的人一定能学好,就看你主不主动,是不是真的想。”

子隽分享学习心得
子隽介绍说,他在美国课堂最大的感受是每个人都很优秀,因为美国中学不会划分优等生差生,淘气的学生在中国会让老师头疼,而美国老师一点也不讨厌淘气的学生,甚至会更欣赏。成绩并不是老师最看重的,要和老师搞好关系不是拿个高分或者拍马屁就能行得通。“美国老师更喜欢有工作态度的学生,就是你很认真,给别人传达一种希望学习、积极学习的正面态度,哪怕你写字很认真都会受到表扬。”
同国内不同,美国期末的成绩不是一张考卷的分数,而是综合平时的作业、小测验和期末考试,考试也只会考老师课本上和笔记上的知识,不会出课本上没有的竞赛题。子隽认为平时的作业比考试更重要,小测试也要好好准备,如果一次没有考好,可以要求重新考一次直到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甚至可以要求等自己准备好了达到要求了再测试,老师们对于这种主动的学生也会非常鼓励。至于由于语言造成的困难,美国老师也非常理解,给予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提高。
Arthur和Tony的学校都有天主教背景,神学是学习中的一部分,他们建议中国的家长没必要担忧孩子是否会被强迫信教之类,美国恪守信仰自由,宗教是美国社会和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习神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Tony建议同龄人在出国前就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最好认真阅读《圣经》。
Arthur则幽默地说,中国学生到美国数理化一般都会比较有优势,因为美国同学算个简单的两位数加减法都得按计算器,不过历史相对吃力,需要花很大精力。美国课堂更重视人文学科,世界历史和美国历史是很重要的科目,“要记很多的人名,因为这些人名背后发生的都是很大的历史事件。”
热情严格的寄宿家庭
走读私立中学的留学生,大部分住在寄宿家庭即homestay,由于年龄较小,寄宿家庭担负着小留学生在美期间的监护责任。和“洋爸洋妈”相处如何,会不会和“洋兄弟姐妹”闹矛盾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心。
新东方前途出国中学部总监卢巍老师介绍说,国内的孩子通常娇生惯养,父母一手操办学习之外的事,而美国家庭信奉独立,对待孩子很严格,加之两国文化和生活的差异,部分孩子和寄宿家庭之间会出现小问题,但是只要积极沟通,度过磨合期,相处一般都是很愉快温馨的,homestay的父母甚至把留学生当做亲生孩子来对待。三位男孩的生活也印证了卢巍老师的说法。

Arthur
三个大男孩和寄宿家庭的相处总体来说很快乐,不过Arthur刚开始和寄宿家庭也有一些小摩擦。美国家庭要求孩子必须整理自己的房间床铺,需要早起,Arthur开始并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没有叠被子,他们会说自己的孩子,其实是旁敲侧击,怕直接说我会伤自尊心吧?”
子隽的美国妈妈每天都会陪他练口语,带他串亲戚;Yony很享受寄宿家庭开着房车带孩子们一起出行旅游的体验,“那种感觉挺美妙的”,他说。
三个男孩一致认为美国家庭更喜欢外向活泼的孩子,他们把孩子当做成年人对待,不会因为孩子年龄小而纵容,建议留学生遇到任何问题首先和寄宿家庭沟通,寻求帮助,争取独立解决,而不是给国内的父母打电话。卢巍老师建议小留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寄宿家庭交流沟通,遵守美国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如果有要求直接提出来,不要不好意思。
体育至上的美国校园
想快速融入美国校园的秘诀是什么?三个男生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体育”。在美国校园,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体育社团最受欢迎,一个全A的学生不一定受欢迎,但如果球打得很好肯定是校园明星。想被美国的同学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们一起运动比赛,如果进入到校队则有机会成为学校风云人物。
Arthur就一直梦想加入校篮球队,不过由于球技并不出色被校队教练拒绝了。从不轻易放弃的他越挫越勇屡败屡战,6次“骚扰”教练尝试各种办法,尽管还没有成功却感动了其他围观的老师,认为他把这种精神用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会取得更大成就,几位老师都主动提出要帮他辅导功课。这段啼笑皆非的经历让大家笑弯了腰,他的乐观和执着感染了全场。不过Arthur接着很认真地说,明年我会继续第7次第8次找教练,就算最后没有成功也不会后悔,因为过程最珍贵。
擅长体育的Tony则幸运得多,除了告诉大家一定要积极运动外,他的分享主要是“自信”。Tony尽管球打得不错,碍于中国人的谦虚传统他一直说自己打得不好,美国同学也就很少邀请他,直到偶尔和朋友打球玩,技惊四座。美国朋友反而非常生气,认为他不是谦虚,而是看不起他们不愿和他们打球。这次误会让Tony明白一定要自信,要积极展现自己,“有的美国同学连扣篮都不会也会说自己打球很厉害,他们不是吹牛,就是自信,肯定自己。在美国,一切都有要自信,无论如何都要自信!”现在Tony凭借自己的体育特长交到了不少哥们儿。
那么女孩子呢?中国女孩不擅长体育怎么办?许多家长忍不住问。三个男生则笑着说,女生有他们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可以加入啦啦队。

美国中学部总监卢巍分享讲解低龄留学如何准备
背景:低龄留学崛起
在三个男生的背后,是逐渐壮大的低龄留学队伍,ETS也顺势在中国推出“小托福”TOEFL Junior,但与此同时,关于低龄留学的争议也持续不断。低龄留学会让孩子成为无根的人吗? 庞大花费是否值得?还未成年的孩子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吗?他们有自制力吗?而这三位男生的表现可以稍让人安慰了。
Arthur说,他很感激父母给了他去美国读中学的机会,感觉像是“进入了快车道”,将来他的孩子肯定也会送到美国读书,“我们回来的这一代和上一代不同,中国未来会发生改变”。子隽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具哲理性,他认为留学大军里许多人都是抱着一种逃避的心理,甚至整个人生就像是一场逃亡,从不好的地方逃到好的地方,中国的教育不够尊重人,他在美国看到了真正的尊重,如果能逃得更好为什么不主动逃?Tony更温和一些,他认为在十五六岁的年龄已经对中国文化有了解,留学后不会变成西化的“香蕉人”,留学激发了他的很多潜力,改变了他,“去美国读中学不是一件坏事。”
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中学部总监卢巍老师则坚信,不管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情,还是世界化的趋势,都表明中国留学低龄化的时代已经真正到来。或许,我们不应该低估这些留学的孩子,他们是会让人们吃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