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杨甲甲>日志>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杨甲甲

杨甲甲

美研业务高级经理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杨甲甲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让孩子正确提问为什么要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开始?

    2021-03-11
     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成为哲学史上的经典,读起来也让人如痴如醉。这样的对话就是由一连串的问答来完成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总有一些人特别善于提问,提问总能击中要害,引发思考。每每遇上这样的提问者,我们总会肃然起敬,羡慕无比。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正确提问呢?>>【立即咨询】

     

     

     

    合理的结论从提问开始

     

    我先从我们交流接受信息的方式说起。我们通常有两种方法来吸收信息,一种叫“海绵式”的全盘吸收,一种叫“淘金式”的筛选吸收。前者强调不遗漏所有的重点,记住全部的观点和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往往是被动的,不需要去苦思冥想,只需要去死记硬背,这种方式的最大弱点就是对一切信息深信不疑,最终可能丧失自己的立场。后者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强调互动,对接受的信息进行筛选和甄别,会对相关信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寻找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解释。这种批评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寻找答案的最好方法,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分为两种,弱理智批判性思维和强理智批判性思维。说的通俗一点,弱理智批判性思维主要用来捍卫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种思维和真理与事实无关,目的只是要驳倒那些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和判断。也就是不分青红皂白批判别人的观点,让不同意见的人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观点作为最终目标。强理智批判性思维要求一碗水端平,对自己和别人的观点都一视同仁。>>【立即咨询】

     

     

    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可以通过勤学苦练获取的。这并不是说遇上任何问题,就不假思索地提出各种反击,而是在提出问题前把有关的信息先在自己的脑子里过一下,尽量去找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比如:

     

    论题和结论到底是什么?

    哪些表述是模糊不清的?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推理过程是否站得住脚?

    有没有什么要点被刻意省略了?

     

    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帮助我们避免一开始就陷入思辨混乱的重要前提。

     


    芬兰阿尔托大学的讨论课(周成刚/摄)

     

    说起来容易,知行合一却很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这些观点有些是靠后天经验形成的,有些是志同道合者传授的,有些是通过阅读理解获得的。我们都乐于和拥有类似价值观的人交往,比如“真诚待人”、“实话实说”。我们对这种交往深感安全,甚至毫不设防、敞开心扉去拥抱这样的价值观,即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虽然这无可厚非,但还有很多我们并不熟悉或认同的价值观可能同样具有普世的价值,比如“冒险精神”、“包容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们遭遇的最大挑战可能就是如何去正确理解那些价值观与我们背道而驰的人的辩论和推理。

     

    换句话说,我们在做判断时难免感情用事,背负沉重的包袱,个人经历、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这些无不阻碍着我们的自由思维,感情上的依依不舍成为了我们接受还是拒绝一个立场的重要依据。为了摆脱这样的精神束缚,摆脱这种批判性思维中的 “一厢情愿”,我们需要不断和自己斗争,努力去倾听不同的声音,了解那些我们并不熟悉的观点,学会真正的明辨是非、博采众长,保持自己观点的小舟永不迷失方向。

     

     

    在学习中实践批判性思维

     

    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看法或信仰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那些演讲者、博主、作者、老师或网红等,他们循循善诱、引经据典,主要目的就是把观点推销给我们。那么,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观点,我们如何去作出公正的评价呢?

     

    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找出其中的争议点或者说论题,然后再找出作者的观点。常见的论题分为两种,一种是描述性论题,另一种是规范性论题。虽然这样的分类不免有点笼统,有时候甚至两者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但是它覆盖了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讨论场景。

     

    以最新的托福和雅思的作文考题为例。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作文题也是为了考验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独立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描述性论题

     

    雅思:

    导致罪犯受惩罚后继续犯罪的原因是什么?

    现在人们的寿命比以前更长了。这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影响?

    现如今,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艺术家(如音乐家、画家和作家)仍然备受尊敬。有什么是艺术能告诉我们,而科技却做不到的?

     

    托福:

    影响当今社会的那些最重要的议题是不是可以在我们有生之年得以解决?

    现在很多电影都改编自书籍。先读原著后看电影,或者先看电影再读原著,哪一种方式更受人们喜爱?

    相比过去,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对父母的依赖更小?

     

     

     

    规范性论题

     

    雅思:

    极限运动(例如跳伞和滑雪)非常危险,应该禁止。你同意不同意?

    政府不应该花钱在国际援助上,因为本国就有弱势群体,比如失业人员和无家可归者。你同意不同意?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少花点时间学习,多花点时间参与体育活动。你同意不同意?

     

    托福:

    政府应不应该为文艺工作者(例如画家、作家和音乐家等)提供财政支持?

    科学家应不应该使用清洁能源(例如风力发电)来代替有污染性的资源(例如煤炭),即使清洁能源价格更高?

    孩子们应不应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玩耍和学习,而不是花在做家务上?

     

     

    不难看出,大部分描述性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的答案都要求描述世界万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存在方式,往往通过“是不是”、“怎么样”、“多少”等来表述,这些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据、比较以及事实的呈现来回答,也可以说这些问题能够通过科学的方式来解决。而规范性论题常常使用“应该不应该”来确定,他们往往属于伦理和道德的范畴。要我们回答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孰是孰非,需要我们明确表达观点和立场。

     

    由于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表述的方式也大相径庭。西方人更加偏向线性思维,喜欢逻辑推理,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接着提出论据,最后达成结论。东方人则更喜欢螺旋形散发性思维,诚如利玛窦曾经说过的,中国人“缺乏逻辑法的概念”,因此“对他们而言,伦理学只是一串箴言”。我相信,任何读过西方哲学书和东方哲学书的读者对此都会心知肚明。但是,无论这个论题在文章中是明示的还是暗示的,甚至是云里雾里的,我们只有找到结论后才能对论题作出客观的评价。

     


    美国杜克大学的实战课堂(周成刚/摄)

     

     

    如何寻找“正确”的结论?

     

    寻找结论的方式有很多,尤其可以通过诸如“因此”、“由此可见”、“我的观点是”、“这充分表明”等指示性表述来确定作者的结论。或者就像老师教我们的那样,学会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者结尾处去寻找相关的结论。

     

    结论找到之后就是一个相对复杂而缜密的分析过程,主要分析作者论题与结论之间的推理过程,也就是给作者的表述过程找茬,发现不合理的地方。截至此时,我们已经向到达理性思考的终极目标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就是用放大镜仔细查看作者的论证过程,发现其中的破绽和缺陷。>>【立即咨询】

     


    美国沃顿商学院的批判性思维讲座(周成刚/摄)

     

    01

    我们要判断作者的论题以及关键词是明明白白还是模棱两可。因为作者如果想说服我们相信或者接受某种观点,他就有责任把关键词界定清楚,尽量避免理解中可能出现的歧义。

    02

    我们需要判断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使用的假设是否成立。两种假设尤为重要,一种叫价值观假设,也就是想当然的看法。一种是描述性假设,也就是说“事情是这样的”而不是“事情应该是这样的”的观念。

    03

    在假设成立后,我们需要判断作者在推理过程中有没有明显的漏洞和谬误,或者说论证过程能不能站得住脚。我们先要确定推理是不是存在欺骗性,或者偷换概念误导读者,然后再判断这个推理过程的质量高低。

    04

    判断作者提供的证据有效性。作者在论证中使用人的直觉和经验、典型案例和专家意见等往往容易导致以偏概全的谬误,个人观察和研究报告等证据又容易导致强求性谬误和类比谬误。另外,如果作者找到的一个单独原因只是论证过程中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 一的原因,他们便可能忽视问题的复杂性,容易陷入因果关系简单化的谬误。

    05

    判断作者论证中使用的数据是否有欺骗性。虽然统计数据似乎是非常科学和精准的数据,但是作者使用和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甚至可能会有隐瞒,从而误导读者。

     

    识破上述各种陷阱,找出论证过程中的明显谬误,不仅考验我们甄别和思辨的能力,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综合分析能力,积累经验,培养良好的思辨习惯。

     

    如果达到这一步,可以说你已经练就了一副寻找正确结论的“火眼金睛”,也掌握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领。我们因此可以从单独的一套理由中推断出多个结论,最终从中选择最合乎情理,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结论。

     


     

    想起童年时代我们有无数的问题,却因为没有正确的疏导而被无情地扼杀,最终成为遗憾。今天,正确提问并展开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当今创新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如何去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如何去维持孩子的天真,让孩子的提问去激发他们一辈子探索和追求的欲望,去独立思考,判断生活中的真善美,已经成为一个我们需要去面对和解决的刻不容缓的重要命题!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立即咨询】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杨甲甲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杨甲甲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