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A 2.3 逆袭波士顿大学和雪城大学计算机专业
这世界上迷茫的人很多,敢于推翻安稳的人却很少,希望今天文章中主人公的故事,能为每一位正在迷茫中的同学带来一丝启迪。
申请档案
录取院校:波士顿大学 软件开发,雪城大学 计算机科学
奖学金情况:25%学费减免
标化成绩:GPA 2.3+;免托福;GRE 325+
主要活动:名校远程科研项目1段、高端实习项目1段;2年在美工作经历(财务分析师&软件开发工程师)
Q1:学生什么时候开始规划的?期间有哪些挑战?
学生是在大三下学期找到北京前途,和我咨询有关美国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申请。当时,他正在美国读数学与经济的本科双学位,因为选择了难度极高的数学课程,导致整体GPA绩点被拉低了很多,在2.3左右。加上其感兴趣申请的计算机专业,不仅热门,在跨专业申请中还面临着很多独有的特点和挑战,因此这也让学生对于自己的美国研究生申请之路充满了疑虑和担忧。
我和学生围绕专业兴趣、备考基础、提升方向、未来规划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深入的了解,双方最后达成一致,还是敲定将计算机科学专业作为学生研究生阶段的申请冲 刺目标。
Q2:学生在规划过程中的难点和提升重点是什么
学生在规划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他GPA上的短板以及如何通过专业去弥补,我们在明确规划方向后,确定将规划主线放在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科研及实习方面。
根据当时整体现状,本着将时间用在刀刃上,我们迅速为他制定了解决方案:
1. 硬性方面的补足:努力备考GRE,争取考出高分,弥补GPA劣势;
2. 软性方面的提升:由于学生属于转专业申请,因此亟需提升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技能与实践,以更好地满足美国院校所青睐的申请人特质。在结合了学生大三上课时间和放假安排后,我们全面梳理了适用于学生的背景提升方案。
由于可规划的时间已经十分紧张,因此规划策略围绕“碎片时间见缝插针,大块时间高效利用”的原则。
在我们的推荐下,学生开始在大三下学期进行数据分析类的远程科研项目,随校内课业同步线上展开。大三暑假,学生又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名企软件开发类实习。在此期间,学生除了要兼顾校内学习以外,还要准备GRE考试,工作量十分饱和。
但正因为学生强烈的目标感和执行力,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学生都十分积极地与老师配合,付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功夫也不负有心人,在大四即将开始时,学生不仅通过科研项目收获了教授高评价的推荐信,GRE也考到了320+的好成绩。
考虑到本科GPA短板可能带来的后续连锁反应,学生在努力补足硬性实力的同时,也在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了预案上的准备。
在本科最后一年的秋招季,学生也同时参与了美国多家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凭借大三一年在自身软性背景提升上所获得的专业技能,他也成功被一家财务管理软件公司青睐,拿到了财务分析师岗位的offer。
Q3:先在美国工作?还是先在美国读研?
学生即将要面对这一“甜蜜的烦恼”。
在与学生后续的深入交流中,我们就当时申请的可能结果,以及学生工作提升后的申请路径进行了客观的探讨。考虑到offer的工作内容主要围绕财务数据分析展开,与计算机专业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如有此类工作经验加持,对于未来的研究生申请也会有很大的加分作用。
于是,在双方的充分沟通下我们达成一致,调整规划策略,延期申请时间,学生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提升自身背景,伺机而动。
道阻且长,学而不止。即使是在工作期间,我们依旧紧盯学生进度,为其合理安排了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算法课程以及编程课程等,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跨领域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学生也继续备考GRE刷分,最后拿到了325+。
而机会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期间学生所在公司发生人事变动,他也依靠前面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正式成功转岗到软件工程师进行系统开发,离自己大三时设定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从远程科研项目,到毕业后通过工作不断精进自己的软件开发技能,再到自修网课来补充计算机理论基础,学生一直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让自己在申请中变得更加全面,更有竞争力,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化解了其申请劣势。
经过我们的再次评估后认为申请时机已到,于是这次,学生与我们果断抓住机会,开启了选校和申请资料的准备工作。
Q4:学生的院校申请目标是如何制定的?
鉴于学生大学期间的GPA情况,因此在申请CS学校时不能盲目冲高。但美国大学研究生申请中除了GPA之外,学生自身的软实力背景同样是学校考查的重点。
考虑到学生有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经验,工作期间自学了CS相关的网课,因此我们把主申院校定位在美国综合排名30-60名的大学,同时在专业细分方向上尽量选择与学生背景匹配的软件工程或软件开发专业,兼顾未来学生职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增加学生录取的可能性。
Q5:文书方面,老师如何挖掘学生经历中的闪光点
经过长时间的申请规划,学生无论在GRE分数还是软实力背景方面,都相比大四毕业有了大幅提升,这也为申请阶段的选校及文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与学生进行文书头脑风暴时,学生相较规划初期,无论从自身已经具备的计算机技能还是对于申请专业的想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申请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专业的决心也变得更加笃定。
申请材料方面,学生始终与老师们保持积极的配合。在写作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从对软件工程的兴趣出发,重点强调自己作为非计算机学生在计算机和软件开发上所做的努力。
在工作经历方面,学生主要展现了从零基础到通过自己的学习与钻研带领开发团队完成系统设计的过程,呈现出一位目标明确,不断进步的申请人画像。这种在转专业过程中的蜕变更容易打动录取委员会。
Q6:学生成功拿到录取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是海外本科背景,专业为数学和经济双学位,本科GPA成绩只有2.3+,但我们综合考虑学生本科的成绩与软实力背景,并根据多年的申请经验以及新东方内部录取大数据,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合理定校,敢于冲 刺,确保录取。
学生也在申请规划过程中积极配合响应,高效完成文书与选校,在开放申请初期就完成了所有学校的申请材料提交,并在一个月内接连收获了两所大学的秋季入学录取。在此过程中,学生家长对北京前途和我们团队非常信任,尊重学生的想法,持续不断地提供精神鼓励,对于学生最终拿到理想的录取结果起到了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