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这些中国式的锅我不背-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谭海璐>日志>对不起,这些中国式的锅我不背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谭海璐

谭海璐

美研一部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谭海璐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对不起,这些中国式的锅我不背

    2016-10-19
    对不起,这些中国偏见的锅我不背
    原创 2016-10-19 Wendy 纽约君


    1.

    两个星期前,福克斯电视台记者Jesse Watters在政治评论节目中极具种族歧视性地采访纽约华人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一时间遭到了华人的集体抗议,纽约市长白思豪也发推特要求福克斯公司解聘他。

    Jesse Watters在节目中,先是问两名女性问好时是否要鞠躬,再是问手表商他买的手表是否是刚偷的。紧接着,他追问一位明显不会讲英语老人对川普的看法,并要求一名女生回答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

    Jesse Watters的偏见与嘲讽,深深地刺痛了华人。

    偏见大抵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信息量充足情况下,主观意识上却刻意忽略,或者做出与所得信息相违背的歧视性选择,二是在信息量不充足的情况下,主观上不探索,客观条件又不完善,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偏见产生。

    而福克斯的记者,无疑两个方面都占了。作为一名经过专业训练,并能在大型新闻公司工作的记者,他的信息量无疑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普通人,结合经济发展与中美社会状态,我们所能了解的中国城里老一代移民的基本文化与教育背景,他未必不知,而他却简单地选择了放弃基本思考与职业素养,拿华人,尤其是老一代移民取乐,把中国元素粗暴地扣在了华人身上。

    但说到这些中国元素,它们从何而来,又能真正地代表了中国吗?福克斯记者的确带着歧视的眼光,但他错误罗列出的“中国元素”又能揭露了另一个问题:他的信息量其实并不够充足,他所认为的中国,已经不是当下的中国,而这一认知上的偏差,在美国人身上已不罕见。



    2.

    上大学是我第一次离家,十四个小时的飞机带着我从北京到纽约,未知带给我从所未有的兴奋与动力满满。开学后第二个月,我第一次被美国同学邀请参加Party,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她们宿舍的小客厅里挤满了人,我怯生生地坐在沙发角落里看别人玩往水杯里扔乒乓球的游戏。这时一个金发蓝眼睛的白人姑娘做到我身边,问我叫什么,是谁的朋友。我磕磕巴巴地回答着,我说我是中国人,来美国一个多月了,英文还不太好,不过很想学新闻。我慢慢地说,她就慢慢地听,非常耐心,非常可爱的姑娘。这时她突然想起什么然后大叫起来,“你知不知道什么是仓鼠?我今天带来了!”然后她跑进屋子拿了一只仓鼠出来,小心翼翼地放在我手上。“你见过仓鼠吗?你们在中国有狗和猫吗?”我看着眼前善良而天真姑娘,错愕得不知该说什么。

    我大学最好的朋友是一个希腊女生,认识没多久以后,她对我说“Wendy,我觉得你长得有一点奇怪,你没有那种亚洲人的眼睛。”我明白了她说的是单眼皮。我说那不叫什么亚洲人的眼睛,我们有人是单眼皮,有人是双眼皮而已。

    我还被美国同学问过来纽约之前知不知道什么是地铁,我打开手机找出北京的地铁线路图,告诉他那些密密麻麻的都是,并且要比纽约地铁干净安全得多。

    大二时,顶着英语并不出色的压力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新闻学,班里很少再有中国同学,平时一起学习的大部分都是美国人。因为每天看新闻是专业最基本的日常要求,所以我以为新闻专业的美国同学会对世界,或者说对中国的了解会比其他同龄人深一些。但跟他们深聊过几次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其中虽不乏聪明且勤奋的同学对各国发展趋势与社会问题很有思想,但大部分,或许能对俄美关系,叙利亚局势,移民危机侃侃而谈,但一到中国问题上,就显露出近乎于诡异的见解。他们所谈论的中国,大致还是七十年代的感觉,他们虽也懂得中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但这样的改变在他们脑中大多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有时候,我们真是太高估了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现状的了解,由此也不难想象困挠了华人多年的“刻板印象”的产生,“刻板印象”有时来自歧视,有时来自纯粹的无知。



    3.

    当我慢慢了解了这种环境背景,就会思考打破“刻板印象”这回事。可我没有可能要求美国人主动去学习。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只要想要,有多少信息搜索不到?连《舌尖上的中国》都在Youtube上有着英文版。但这些话,我没有办法对他们说。

    我在想作为个体本身,我们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想,我们有时候展示给外国人的中国,太过于迎合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我们展示的中国,是“他们的中国”。

    想起我第一次来美国时,出于社交礼仪,想带一些小礼物分给以后可能会交到的美国朋友,挑来挑去,我还是选择了最保守的中国结。现在想来,我们有多少人会在生活中用到中国结呢,多少人会真正用它做装饰,作为礼物送给同龄的朋友呢?只是因为觉得中国结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符号,所以做了自认为“最不出错的选择”。

    带外国友人去吃中餐馆,对方让自己帮他点菜,于是又是一番心理斗争。外国人不吃内脏吧?那猪蹄鸡爪也算了吧?这个对他们来说太咸了吧?太辣了吧?到了最后,又还是选了芝麻鸡,毕竟这是“外国人眼里的中餐”和“最不出错的选择”。

    我看过太多晚会,中国姑娘,包括我在内,大多穿着旗袍,觉得这代表着中国文化,能让外国人一目了然。现在想想,何必如此呢?穿旗袍是为了体现东方女性玲珑的美,而不是去为了迎合外国人眼中“旗袍很中国”这种简单的文化归位。


    4.

    我想,最好的态度大概就是,我很友好,非常礼貌,如果你愿意,我会尽我所能地向你展示那片生养我,我所热爱的土地,但我一点也不惯着你的偏见,不去迎合你眼中的中国,我也许没有办法去打破你的“刻板印象”,但至少我自己本身,绝不去为其添砖加瓦。

    想起Zootopia里有一句话,大意是自己可以开自己种族的玩笑,但其他种族开同样的玩笑就是歧视。自嘲有时候也成为了我们一项“幽默”的本领,就像是前几年网上流传的段子,面对一道数学题,一个学生答:“这太简单了,我是中国人。”这样的玩笑放到现实生活里,如何不是在巩固“刻板印象”。 

    请你尊重我,不要把刻板印象加在我身上;
    我也尊重我自己,不会迎合你,以及你眼中我的样子。

    就做真实的自己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谭海璐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谭海璐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