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商高的孩子,内心和行动力都更强大,才会赢在未来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家长制造挫折,而是跟孩子一起面对挫折。
所以,我开始做好陪伴和鼓励,引导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次课外作业中,要求孩子参观一处纪念馆并写一篇作文。我特意请假陪同,但晚上写作时,女儿又开始叽歪,想哭:“妈妈这太难了,我不知道怎么写。”我没有急着催促她:“这有什么难的,你怎么想的,就开始写啊。”而是在网上找到好几篇范文,带着女儿一起阅读,还一起分析哪里写得好,我们今天看到的什么地方,也可以这样写。女儿在跟我一起阅读、分析中,神情逐渐从烦躁、受挫,变得聚精会神、主动思考,主动发表看法。几篇范文读完,女儿已经有了鲜活的思路,变得信心满满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女儿劲头十足,投入又流畅地把作文写完了。她告诉我,第一次感觉写作文这么有意思。更让她惊喜的是,第二天,老师当众表扬了女儿的作文,写得生动又感人。被老师和同学肯定的成就感,让女儿雀跃不已,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我听了也很开心,趁机引导她:
通过努力战胜困难的感觉,是不是很棒?比吃到大餐还美?
你想想,如果你糊弄一篇作文交上去,写的时候痛苦,下次还是痛苦。
但经过这次,你就有思路和经验了。
女儿兴奋地点点头。
她也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遇到难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主动,寻找方法解决。从那之后,女儿逐渐有了进取心,变得勇于尝试,不那么惧怕困难了。2、引导孩子转变“非赢即输”的观念,教孩子正确看待成与败因为从小众星捧月,总是被满足,女儿的胜负欲很强。我也总教育她追求完美,“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现在我才发现,这样的目标并不适用于每个孩子——“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最,好的。”尤其对于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而言,很容易因为做不到而气馁。就像女儿,她之所以不愿意面对困难,不肯尝试独立解决,很大的因素就是追求完美。一旦自己试试,发现做不到,为了避免失败的感受,干脆放弃努力。一天,女儿放学就垂头丧气,简直要哭出来了。一问才知道,她成绩最,好的英语,竟然考出了从未有过的低分:“妈妈,我真是太差劲了,周围人都考得比我多!”要是在过去,我一定也会不高兴,抓住机会督促女儿:
那你就要更努力啊,下次争取考第一。
骄傲使人退步,看到了吧。
现在我知道,这样的“道理”,只会让女儿情绪低落,更加畏惧挑战,不敢尝试。
因为抗挫折能力,在积极情绪下才会提高,在消极情绪下,则会降低。我告诉女儿:
考试总有起伏,咱们不必太在意哪一次的成绩。你考多少分,多少名,妈妈都能接受,都会永远爱你,只要你努力了,一辈子不停止学习,就行。至于一次测验的结果,真的没那么重要。
我还给她讲了一些勇于挑战自己的名人案例,让她知道,再优秀的人,都会经历挫折,再成功的人,也不是完美的。
成功和优秀,没有唯一的标准,所以不要害怕,大胆尝试就好。女儿的脸色渐渐晴朗,情绪好了不少。3、要教会孩子去认识自己的情绪,提升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逐步增强自己抗挫折的能力一直以来,我们很少有意识地去教孩子,如何正确地去辨识自己的情绪,所以,孩子很容易陷在自己的情绪里面,情绪不稳定,容易崩溃。所以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带着她,去探索这个有趣的神秘世界:
你知道吗?我们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可以被看见、被感知、被我们控制的,你想不想试试?
妈妈最近学会了看见情绪,我感觉自己强的可怕,哈哈~
女儿也很好奇:
什么方法?我也来试试~
我让她闭上眼睛,回忆自己考试失败了,当时自己的反应,试着分析一下这些反应背后,自己当时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女儿闭着眼睛静静思考了好一会:
我当时发脾气了,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害怕你们对我失望,我自己又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所以心里就很暴躁,最后就通过发脾气来表达了。
听她这么说,我真的很惊喜:
哇,你这分析得很有深度诶,你第一次就能这么精准识别到自己的情绪,你这个感知力比我强多了!情绪感知力强的人,都可以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一定也会这样。
在后面的日子里,女儿每次要发脾气,情绪低落的时候,她都会自己先闭上眼睛,去感知一下自己的状态,然后分析给我们听,分析完了,她自己的情绪也就调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