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外国友人们“相爱相杀"的那几年-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林蓓蓓>日志>我和外国友人们“相爱相杀"的那几年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林蓓蓓

林蓓蓓

美国部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林蓓蓓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我和外国友人们“相爱相杀"的那几年

    2016-12-07


    编者的话:留学生出国容易抱团的现象,让人们担心他们的融入问题。到底怎样才能和外国人打成一片?作为一名曾在学习、生活和社团活动方方面面都尽力融入美国社交圈的留学生,作者给出了诚恳的建议和反思。不同国别间的文化差异及其带来的个体性格差异的确需要慢慢理解和接受。融入不意味着被完全同化,反而应该更加懂得从多个角度看待和理解问题。


         成为一名留学生后,我抱着一种“出国了就要多和外国人打成一片”的理念,在自己社交范围内出入在不同肤色的人群之间。我曾执意和三个美国人同住了两年的公寓,参加过很多节全班只有我一个中国人的课堂,闯过美国学生的艺术团,也跟着老美游山玩水做志愿者,在自己实习的地方多与老外交朋友……这一路下来我接触了不少老年、中年、青年外国人,有了一些感触。朋友数量代表不了交友质量,但却促使我开始思考与老外相处的种种细节。

     

    我于此阐释的目的,绝非是展现自己交友的能耐,而是基于较为多面的相处经验,谈谈留学生融入外国人圈子的努力和困惑。接触的人越多,积累的相处经验也越多,困惑也便越大——在对美国校园、社会进行相对深入的观察后,我愈加认识到“遭遇文化尴尬”的现实问题,而这无论是对初来乍到的留学小白,还是长期驻守在国外的华人群体,都是无法避免的。

     

    “圈子”现象绝不是中国留学生独有

    找寻落脚点与归属感,这是背井离乡之人最自然的举动。留学生们在生活中互助友爱、攻克难关,这是怀乡情结的最好诠释。连国内的大学校园都有“老乡会”这种组织的存在,那么“中国圈子”在国外的形成更是理所当然。

     

    异国他乡求学时,每个国家的留学生都有自己的小圈子,我认为,人类最基本的情感需求、社会的普遍问题不应该被无限放大。“中国学生喜欢抱团,走不出自己的圈子”的社会舆论如此高涨,很大原因是国内出国人数的骤增、群体的壮大,才让这个问题格外醒目。

     

    此外,当我们习惯性地把父母的成本投入和自身的收获所得联结在一起时,中国留学生在外的“相处粘度”越高,接受的社会舆论压力就越大。

     

     

    “文化相吸”在交友中的重要性

    当我回忆起自己初高中班上,那些少数的来自韩国、日本、泰国等地的留学生时,他们并不是我记忆中的焦点。反之,若与普通中国学生相比,他们相对地“被边缘化”更是一种常态。那些与他们关系亲近的,往往是对其国文化有着热爱之心、欣赏之情的人。


    同理,换位思考一番,当我们出门在外成为留学生时,如果有外国人欣然愿意和我们成为朋友,这极有可能是出于对中国的憧憬与文化情结。于是,我粗略地回顾了一下和我走得近的外国人们:低龄的正在把中文当成第二语言在学习,同龄的惊叹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高龄的一定是曾经到访过中国,或者本身周围已有部分中国朋友了。很多时候,只有当他们认可中国文化时,他们才会愿意花时间、精力来给予我们进一步的理解和包容。

     

     

    中国人的含蓄 vs 美国人的浮夸

    当东方文化最初撞上西方文化时,不会上演《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爱情片,而是更容易上映关于两种迥异文明的伦理剧。美国人打个招呼都能调动全身的感知器官,动不动就索抱,为一丁点儿小事就能用尖厉的声调划破天际——我如此热情洋溢的性格,均在他们面前甘拜下风。这使我真实地感觉到文化冲击,常常觉得尴尬。对于大部分传统且含蓄的东方人而言,这就是种文化上挑战与胁迫

     

    初到异乡生活,与三个美国女生同住,我不得不开始学着自己做饭。与之相处的第一个月里,我接连把公寓内的警报器弄响过三次,校警大叔见我都倍感亲切。最严重的一次,隔壁屋室友听到刺耳难耐的警报,破门而出,后惊觉客厅内油烟弥散,都不带正眼瞧我,撒腿就往外冲。一帮大惊小怪的歪果仁!我边感叹,边气定神闲地往冒烟的锅里倒了一大杯自来水。不碍事,回头给她们做点中国菜,送点小礼物赔罪。同个屋檐下,讲求个和谐。脸皮厚一点,日子照样过。

     

    由于中国讲求“和为贵”,留学生常会不自觉地做一些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这与美国人直爽的个性格格不入。文化是平等的,但处理文化冲突的相关问题时,双方的地位有时却不是平等的。有时候会这么想:毕竟来到了你的地盘儿,那就勉强适应你们好了。

     

    我们也吐槽美国文化

    我认为,中国人在外“被同化”是非常可悲的,我们一定不要、也不能放弃最初的中国元素。我欣赏自我批判,赞成取长补短,但绝不认可全盘接受。在与外国人相处时,我选择保持中国的文化尊严,不卑不亢。我也开始喜欢吐槽美国人的习惯,在和他们玩得比较熟之后,我甚至也能把这些槽点与之分享。某次我和一位白人妹子半开玩笑地抱怨美国人,万万没想到,经过我声情并茂、笑泪齐聚地“控诉”,她竟也觉得有趣极了,笑得前仰后合、连连附和。那一刻,我们的友谊不仅得到了升华,我更领略到了文化间坦诚相待的魅力与善意。

     

    在美国读书期间,除了和各国同学友爱互助,我曾无数次地尝试去传播中国文化——这确实是非常困难的,我也体会到,近些年来反复说的提升文化软实力,还任重而道远。


    中国留学生与外国人的交友、融入之路上,有些困难是我们能够克服的,比如语言水平、交友心态等,而有些客观存在的鸿沟,比如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等则需要长时间的沟通和磨合。我认可交流是有益的,尝试的过程远大于结果。而在鼓励留学生们“走出去、融入当地社会”时,是否也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呢?


    本文系转载,部分内容有删改,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林蓓蓓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林蓓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