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文书的作用
美本录取是玄学,如果说前面的努力是标化,GPA,竞赛,活动等等,那么到了申请季最卷的就是文书了。因为前面说的几样都定型了,活动也就剩下挑挑捡捡和150字的描述了,最最灵活的,或者说最需要去发挥的地方就是文书。有人问我怎么定义文书的作用。我是是这样评判的,如果把总成绩看作100分的话,其它几项占比应该是70%,文书占比30%。而文书的分数,所以,前面花了二三年搞定的东西,千万不能因为文书拉胯搞砸了。前面如果弱一点,文书强一点的话肯定会加分不少。很多家长对文书的理解是不太正确的,怎么写好文书,这是一个可以讨论,几天几夜都说不完的事情,我对文书的态度是敬畏的,基本判断我有,但是你说懂了就能写出好文书来,那肯定是不对的。 我见到的最最朴素的家长理解就是,文书会英文就行,只要找个懂英文的,就能搞定文书,所以对于文书顾问的判断往往是看他的英文水平,文学水平,或者直接找老外,如果这么简单,大家都可以做顾问了。懂多一点了以后,知道文书不止一篇主文书,还有小文书,也知道有些内容能够相互参考。所以简单的认为,就几篇文书换来换去,改来改去就行了。这种说法对吗?可以说,从表面看,是这样的。但是,这几篇文书怎么产生的呢? 只要会英文? 只要英文好? 还需要什么?怎么保证文书高质量的产出呢?我很早的时候,写过文章,说文书要多遍修改,为啥要多遍修改?
懂行的家长知道,文书最难的地方绝对不在辞藻,表达会英文的人,虽然说有所差异,但是总体还都算能够把握,差异在这么一个学生,选哪件事情写,怎么表达?好比一个人拍照片一样,人还是同一个人,但是穿不同的衣服,做不同的姿势,这些是要把握的。同时,还需要把握的是,你的目标学校希望你是什么样子的,是西装革履类型的,还是运动健将打扮的。这些就是玄学,需要顾问去判断,感觉,调整,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校,以及合适的展示角度。说个小秘密,其实顾问也不是很准的,有些学校把握的好,有些专业把握的好,我反正没有碰到全垒打的顾问。 马上ED就要开奖了,希望大家都能有好运气,不过客观说,能走掉两三成的学生最多了,所以,如果没有成功,那么最应该做的就是重新审视自己的文书,前面刚性的东西肯定是不能变了,只有文书,还有希望调整!马上进入申请季的下半场,大家加油!
如果英文好,辞藻华丽就够的话,其实现在不用找顾问了,GPT就行,我发现GPT的文章,用词绝对精准,写出来的都是母语高手水平。如果只想英文好,不用花钱了,AI就能搞定!
- 擅长申请:
- 中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