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择校」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什么?
香港教育因其国际化视野、多元文化融合,以及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而独具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香港教育高高在上。
内地家长不必盲目崇拜其 “优越性”,学校在面试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反选。
当我们能够思路清晰地去遴选学校,香港教育对于我们来说,才不再是一种高攀。
而在这场“反向面试”中,家长们要考察的方面有:
语言障碍,是最先将孩子与集体割裂开的东西。
所以,家长要考察学校是否为非粤语和英语母语的学生提供专门的语言辅导课。
有些学校会安排专门的语言老师为有需要的学生一对一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学习计划,从基础的发音、词汇积累到语法运用、口语表达逐步提升,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语言环境。
同时,还可以了解学校在日常教学中,会否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例如,有学校会在低年级采用中英双语教学,逐渐过渡到全英语或全粤语教学,这样的学校为新港宝提供了很好的语言适应过渡。
让插班港宝成绩下滑的,不止有英语,还有全新的教育体系造成的排异反应。
课程设置上,香港更注重拓展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上,香港更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考核方式上,港校除了期末考试,平时的作业、项目、小测验等都在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而内地孩子习惯了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授课模式,以及单一的试卷考核,突然的转换让新港宝们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抓手。
所以,家长需要了解学校是否能做到因材施教。例如,有的学校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进行分组教学,避免孩子因为教学方式不适应而出现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