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选择留学目的地 中国学生还会去英国吗?(转)-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首页>顾问中心>陈胜>日志>如果重新选择留学目的地 中国学生还会去英国吗?(转)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留学顾问陈胜

陈胜

英国部主管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北京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上海 的顾问

    继续向陈胜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获取验证码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如果重新选择留学目的地 中国学生还会去英国吗?(转)

    2018-03-08

    在很多人眼里,英国无疑是仅次于美国的主流留学国家,而去英国留学" href="http://www.uker.net/">英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又多多少少是冲着欧洲这座后花园去的,如果你没有决心学第二门外语,又想随时能去雅典,罗马,巴黎,佛罗伦萨这些听上去就很有文化的地方,那你多半会选择去英国。

    英国是很多中国留学生的首选。

     

    然而,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在英国接触最多的肯定是英国人,很快你就会发现身边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尤其是其他欧盟国家的学生。

    与中国的留学生一样,英国这个老牌教育强国对他们也有致命的吸引力。

    说到英国的大学,最受留学生青睐的莫过于包括牛剑和帝国理工在内的金三角名校,其次就是一批属于罗素集团和红砖院校的大学。

    这些学校意味着更多研究经费和学术资源,由于学校之间的合作程度比较高,很多资源都是在合作院校之间共享,因此,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院校的优势资源。

    比如在伦敦国王学院读书的同学如果不喜欢自己学校的图书馆(此事件发生概率为零),可以随时去亚非学院的图书馆占座,去LSE借书,去大英图书馆查数据库,如果还不开心,那就试试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帮你实现手动馆际互借,从大洋彼岸的哥伦比亚大学邮寄过来也是可行的。

    英国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很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上课之前一定要阅读完老师指定的阅读材料,不然,整堂课都可能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

    每堂正课(lecture)上完紧跟着一个旨在巩固和扩展所学内容的讨论课(seminar),主角是学生,针对课堂上讲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其他同学自由讨论,老师做点评和总结。

    在讨论课上,你会发现一般亚洲的学生很少参与互动,可能是在国内接受满堂灌教育的后遗症。

    而西方国家的同学就不停在讲,即使自己什么都不懂,问的问题很白痴,还是充满蜜汁自信。

    这也是西方教育氛围平等的体现吧。

    老师不会认为自己是绝对权威,尊重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会这位学生,而是会这位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分析学生为什么会这么想,用什么方法去解释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所以,一定要摆脱偶像包袱,多说多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觉得自己语言上欠火候,讨论前可以打一个草稿,把自己的想法简单梳理一下。

    不要觉得说的慢或者有口音是很尴尬的事情,英国的老师见多了来自五湖四海操着各种口音的英语,已经练就了超强接收能力,在你自己都不是很明白自己说了什么的时候,他们就懂了。

    英国的硕士只有一年,学制很短,课程安排的比较紧凑。

    除了必修课,还有很多选修课。

    这个看个人能力,有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节制,适可而止;有的就觉得学费好贵,多选多赚。

    在国内逃课成瘾的同学到了这边愣是每节课亲自到场,说是拿计算器算了一下,学费除以课时数发现每节课都很贵,逃不起……

    英国的硕士毕业没多大难度,只要按时出勤,小组作业认真对待,论文在截止日前上交,逻辑合理言之有物不剽窃,基本都能拿到学位。

    但是,想要拿到好的分数,就要下很大功夫。

    在国内很多学校,如果学生有出国的打算,跟老师提前打声招呼就能拿高分,这种情况在英国很难实现。

    英国的硕士成绩分为 三等,70分以上是distinction(优秀),60-70为merit(良好),50-60 为pass(合格)。

    中规中矩的学生一般在merit和pass这两个等级,能拿到distinction的凤毛麟角。

    曾经有同学知道自己拿到distinction之后喜极而泣。

    如果硕士毕业想要继续在英国读博,那一定要保证成绩在merit以上才能达到大部分学校的申请要求。

    英国留学,花费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年的硕士学费加生活费需要人民币30-40万左右,每个城市的消费水平不一样,在其他城市所有花销加起来800英镑就能勉强对付过去一个月,而在伦敦800英镑可能房租都解决不了。

    大部分硕士生刚来会住在学校宿舍,省心不少。

    自己跟别人合租可能会便宜一点,但要考虑的事情就比较多,房东是不是可信,房子周围交通是不是便利,晚上出门是不是安全,室友是不是有什么奇葩的生活习惯等等,会多少有点风险,如果是几个认识的朋友一起合租会比较好。

    除了住,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开支就是吃。

    英国并非只有黑暗料理,尤其是在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这种大城市,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食,即使是在一些偏远的小镇,Chinese takeaway 也遍地开花。

    只是如果每顿饭都在外面吃会倾家荡产,学校食堂虽然稍便宜,却也是很敷衍的存在,只提供几种非常简单的午餐,所以早饭和晚饭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

    因此,如果想要省钱又不想每天吃三明治和汉堡,就得自己动手做,为此很多同学也练就了一身厨艺。

    很多同学来英国之后想要找一份兼职工作来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拿T4学生签在英国每周法律允许工作最多不超过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找一些跟自己专业相关能学到东西的一些兼职工作,但不建议为了赚钱去打工,如果觉得有大把时间,宁可用来多了解一下当地的文化。

    英国有太多值得去花时间体验的东西。

    英国有数不清的免费博物馆,美术馆和展览馆,满足和挑战各类人群对展览的期待。

    伦敦的西区剧院有目不暇接的音乐剧和话剧,喜欢莎士比亚的同学花5英镑就能在南岸的环球剧院看一场错误的喜剧;

    想看芭蕾听歌剧皇家歌剧院也能订到10英镑以下的站票,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鼓励年轻剧作家的fringe theatre,对于看腻了经典的同学来说,可以尝试一些先锋和试验性质的新鲜作品,伦敦东区的shoreditch 是年轻艺术家和设计师云集的地方,像是露天的展览馆,更是随处可见创造性的勃勃生机。

    英国人在公共场合都很收敛,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走在前面的人会为后面的人擎门,哪怕你离他还有十米开外;地铁里拿着行李上下楼梯,一定会有人过来问你是否需要帮助。

    走在大街上稍微有些迟疑,就有人主动过来帮你指路。

    很多人都说英国人比较保守,但实际上英国人的包容性很强,很尊重人的个体性和自由选择的权利,他们并不认为成功就一定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是更注重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跟英国人聊天会很舒服,因为英国人丝毫不吝啬对别人的赞美。

    你可能自己觉得做了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他们会一口一个marvellous,amazing,fantastic,其实也不是故意讨好你,可能就是平淡生活里去尽量寻找一点亮色吧,大家听听就好,跟着开心也没什么不对。

    英国人讨厌让别人感到尴尬,所以很少会当面指出你的问题,即使你做的很不好,他们也会尽量帮你找借口,比如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很难,任何人都有可能做不好,你已经很努力了等等,不过,背地里可能默默地把你拉黑了。

    以上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的英国人,不适用于一个喝醉的英国人。

    英国人喜欢喝下午茶但更喜欢去酒吧喝酒。

    下班回家之前都喜欢先去酒吧跟同事朋友社交,周末大街上和地铁上各种喝醉的汉子妹子。

    如果你觉得英国人高冷绅士,那你周末晚上肯定没有去过soho一带的酒吧,简直是行为艺术的爆发。

    中国人喜欢吃饭,外国人喜欢喝酒,社交的方式有别,这也可能导致错过了很多social的机会吧。

    但是不喝酒终归是好的。

    很多人觉得跟英国人表面上相处很容易,但是深交很难。

    并不是只有中国人这么觉得,很多欧洲人也有同感。

    网上一堆人再问为什么跟British people交朋友这么难。

    在这边生活了十几年,到头来意大利人的朋友还是意大利人,法国人的朋友还是法国人。

    你可能今天跟英国人聊得很嗨,觉得大家相见恨晚,十分投缘,然而第二天见,此人就好像一夜之间一键自动还原,又得从how are you 开始,一点一点搭建友谊。

    总之,维持点头之交很容易,想要再近一点就很困难。

    中国留学生来到英国,倒是更有可能交到其他欧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朋友,可能是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属于“外国人”这一个大类吧。

    其实,英国人跟英国人之间也不是一拍即合,总体上讲英国人对朋友这个概念的理解跟我们不大一样,我们中国人觉得是朋友上厕所也要一起去,但是很多时候,英国人跟朋友只是隔段时间约着出来吃吃饭,聊聊天,其他时间都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当然也有人说英国还是要看阶层,中产以上的人比较高冷,working class 就很友好。

    这个都很难一概而论,我说的“英国人”也只能代表大部分英国人,对中国人友善,就喜欢跟中国人玩的英国人也不是没有。

    总体上来讲,如果你只是来英国读书,那会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

    一年的时间很快,在PSW签证取消之后,如果不在英国继续读博,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提供T2签证的工作,因此,大部分同学会选择回国。

    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英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很多离开很久的同学都还想着要回来看看。

    但对于那些想办法留在英国的同学,或者已经在英国待了很长时间的同学来说,英国有灰暗的一面。

    英国是一个留学国家,却不是一个移民国家。

    英国脱欧之后这个问题会更严峻,在英国找工作会越来越难。

    公司和机构在招人的时候会优先招英国本地人,如果要招外国人,公司需要申请T2 签证sponsorship名额,解释为什么这个职位英国人做不了,只能由一个外国人来做。

    如果要通过工签留下,那只能选择有T2资格的机构工作。之前有一家英国的私营企业,由于很多客户都是来自中国,所以想要招聘一个中国员工来负责跟中国客户的联络,但是在申请T2资质的时候屡屡失败,原因是他们觉得这个工作一个英国人完全胜任的了。

    感觉道理是没法讲的。

    很多中国的公司倒是可以提供T2签证,但是这边的中国公司很多都不正规,知道员工为了签证不会轻易离职,拖延工资变相压榨的情况很多,反正你不做有的是人想做。

    你可能顺利拿到了签证甚至绿卡,但并不意味着你就完全融入了这个社会。

    很多在英国长大的BBC,有的是被白人夫妇收养,有的是父辈或者祖父辈移民到此,哪怕他们从小接触的是西方文化,说的是标准的伦敦腔,还是感觉跟英国社会有隔阂,更何况是那些初来乍到的中国人?

    这个磨合的过程并不是一时的,而是会跟随你一辈子。

    有个在英国出生的BBC,在自己的城市伦敦生活了三十多年,上街还是会有人问 where are you from?

    她刚开始会解释自己是英国人,出生在这个地方,后来烦了,也只好打趣地说:FromOxford street。

    英国很少有明目张胆的歧视,但并不是说隐性的种族歧视不存在。

    这种种族歧视既不是暴力也不是恶语相加,很多时候是潜意识里对你的忽视。

    不要以为所有的人都对中国感兴趣,可能大家都喜欢中国菜,但是对中国历史文化感兴趣的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多,不感兴趣也就不想去了解,不了解就不知道要怎么去沟通,索性就简单粗暴地忽视掉吧。

    所以选择在英国留下很有可能会变成隐形人,觉得不被需要,没有存在感,英国人的礼貌让你觉得自己被欢迎,但同样是因了这种礼貌你会觉得自己永远是客人,你的努力会被看作是一种僭越而被礼貌冷冷地回绝。

    英国美不美呢,美,蓝天白玉,绿水青山,诗情画意;英国好不好呢,好。

    法律政策,教育医疗都有政府做后盾,找份很简单的工作就能过得很惬意。

    但如果你不满足于过平淡的生活,想要搞大事情,受到的限制就会比较多,也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百倍的努力。

    更多详情
    -老师帮忙评估

    自身软实力标化成绩多维度为您评估留学录取率

    立即评估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陈胜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陈胜提问